Search

當戲院變商場,商場又變成死場....

曾經的北角,曾經的娛樂中心。一條英皇道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當戲院變商場,商場又變成死場....

曾經的北角,曾經的娛樂中心。一條英皇道座擁五間戲院,通街四圍跑,轉角又一間戲院。八、九十年代,戲院或拆卸或結業,昔時的星光或消隱或褪色。當它們以大廈商場之姿重返社區時,已不再熱鬧,也不再屬於街道。

1963年開業的國賓戲院,在1981年結業後,原來的單幢式戲院建築,也改建為國賓大廈,地下三層則為商場。即使商場的地面走道分別通往馬寶道和渣華道,連接兩個地鐵出口,旁邊又是熱鬧的渣華道市政大廈,沿馬寶道往山方向走兩個街口便是英皇道,向海一方又有近年落成的私人屋苑北角匯,但周邊的熱鬧卻無法為國賓商場提供人流。連同地下共六層的國賓商場,除去一至三樓的幼稚園和護老院,地鋪皆以小型街坊生意為主。商場外面又不見廣告,要吸引街客實在不易,連通往地下的扶手電梯好像也知道等不到客人,不時停止運作。

出口連接北角地鐵站的地下夾公仔場,場內可放約二十台機,但經歷了社運及疫情後,有台主甚至形容:「個場根本未旺過就靜咗。」當其他地區夾公仔場地周六日最旺,北角卻相反,平日偶有上班族、學生家長光顧,可一到假日,以住宅區為主的北角便無法凝聚人流。

同樣由戲院變成商場,也面對人流稀少的問題,還有英皇道上的國都廣場。六十年代中開業,至九十年代中結束的國都戲院,重建成現在樓高25層的玻璃幕牆商廈,然而三層商場內除了郵局,其餘多為補習社或美容室,商場經常靜悄悄的,位於地下的文具店店主是七十年代時由福建移居的北角老街坊,但隨著過去數十年北角區老化,文具店的經營也日益艱難,需要兼賣其他雜貨以幫補收入。

夏季號《就係香港》從社區出發,採訪北角多間前身為戲院的商場及店主,呈現後戲院時代的北角獨特的社區生態。訂閱詳情 https://shop.beinghongkong.com/products/%E5%B0%B1%E4%BF%82%E9%A6%99%E6%B8%AF%E3%80%8C2021%E5%B9%B4%E5%A4%8F%E3%80%8D

《就係香港》也可以在HKTV Mall網購!
https://www.hktvmall.com/hktv/zh/main/%E5%B0%B1%E4%BF%82%E9%A6%99%E6%B8%AF/s/H6143001

#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#北角 #戲院 #商場 #死場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就係媒體」由一群來自傳媒、出版、設計創意、文化藝術及市場推廣各個界別的工作者組成。通過各種形式與想像,說香港與香港人的故事。
View all posts